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以退为进”的手艺小镇,还闻名于世吗?

Ewbar、Since NOWNESS现在 2022-04-12

在NOWNESS“放大工作间”系列短片的最新一集中,我们来到了世界三大瓷都之一的日本有田町——一座有400年历史的小镇,它是如何在每年的4、5月成功招揽到超过100万位观光客? 为何能够拿下欧洲市场的大份额?还有突破重围,让自己永葆青春的秘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7654xcmxx&width=500&height=375&auto=0



 相互PK的世界三大瓷都 


源于汉世的中国景德镇,无疑是三大瓷都中资格最老的。早从13世纪起,欧洲贵族就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明末清初时期的混乱战争情势下,专门销售中国景德镇瓷器给欧洲国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毫不犹豫地将目光转向了日本,发源于1616年的日本有田町(Arita)在1640年前后弯道超车。

到了1708年,在德国瓷都梅森(Meissen),一位名叫贝特格的化学家终于完成了奥古斯特大帝让其仿制中国瓷器的任务,成功烧制出一种白而透明的瓷,继而影响了整个欧洲瓷器业。

或风光无限,或沧海桑田,

工艺精湛的手艺人汇集的三大瓷都,

在历史的面前,都遇到了新的问题,

传统如何走向未来?






日本茶道之祖千利休,特别欣赏质朴的高丽茶碗。受其影响的丰臣秀吉,在1597-1598年间发动侵朝战役。庆长之役失败后,丰臣秀吉在撤离时掠回了大约一万多名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其中就有上千名陶工。

1616年,其中一名叫“李参平” 的陶工不负其望,在有田的泉山发现了瓷石矿,随后便在附近的上白川建起了天狗谷窑并烧起了白瓷。自此,日本开启了瓷器时代,有天町也成为了日本的瓷都。

自此,日本开启了瓷器时代,

有天町也成为了日本的瓷都。

我们略过有田历史上江户时代的“古伊万里”样式,到深受景德镇青花瓷影响的“初期伊万里”,再到红色的赤绘、华丽的五彩“金镧手”,再到被誉为日本人间国宝的今右卫门,时间来到了400年后的2016年。这一年,Arita 有两件特别有趣的事。

有田的“幸乐窑”发现,150年来工厂里堆积的滞销瓷器实在太多,就向全球发布了挖宝令,每天招待10名挖宝者,只用缴纳5000日元或者10000日元,就可以在90分钟内扫荡瓷器,只要带得走拿多少都行。

另一边,在意大利最具权威的米兰设计周上,Arita 2016/ 联合了当地10个传统窑厂和16组来自全球的设计师,以全新的姿态亮相世界舞台,试图发掘有田烧的现代化模式。

当我们下了有田的JR火车站,深入这个质朴的瓷都时,便能深切感受到这种步步为营的焦灼和试图打开局面的摸索向前。




有田町的JR车站很小,出了火车站,也几乎很难叫到出租车。虽然面对火车站的主路两旁商店伶俐,却少有商业的氛围,甚至可以说有些萧瑟。

有田町只有2万多人口,几乎每一个人都从事着和陶瓷有关的工作。他们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恶性竞争在这里并不存在。

将矿石处理成基本制陶材料的岛田商店是这里最重要的材料供应商,根据各个窑厂和独立设计师的详细需求,提供硬度、形状不同的陶土。整个有田町只有两家这样的原材料商。

小镇上分布着大小不同的100多家窑厂,有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后厂前店的形式,也有“十社”这样的友好联盟形式。这些传统的窑厂既生产加工那些看上去主流又普通的流水线产品,也有展现独门技艺的惊艳之作;既生产自家品牌的产品,也接受各大当地品牌的订货。


而像“in Blue 晓”这样的独立陶艺师也不少,他们在这片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土地上汲取灵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提升自己作品的质量,却更愿意去往大城市寄售和推广自己的作品。借助互联网,甚至可以远销海外。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群人,他们自称“Arita人”,在这里出生长大,留学海归,把有田町的未来视作自己的未来。

独具眼光的百田憲由(Noriyuki Momota)就是这样的有田人。海归背景和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很早就创造了 1616/ 这个日用瓷器品牌,聘请著名的荷兰设计师组合Scholten & Baijings和日本设计师 Teruhiro Yanagihara 作为创意总监,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完成传统转型。

百田憲由

荷兰设计师组合 Scholten & Baijings

Arita 1616/ 广受欢迎的菊皿


1616/ 成功了,尤其在中国,淘宝上几乎遍布山寨款,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百田憲由不止于此。几年前,他找到当地政府,希望再下一城,将有田带到国际舞台,用现代化的方式俘获年轻一代。由此 2016/ 便诞生了。

10个传统窑厂,16组全球现代设计师,精彩纷呈的跨界为他们在米兰展赢下了来自全世界的喝彩。更重要的是,这种跨界是一种公平的合作,并非窑厂主导或者设计师主导,谁都需要对方,却不依附对方。

这些来自全球的设计师飞到有田町,进行大量资料研究、窑厂勘察、陶土分析,与那些拥有精湛工艺的窑厂一起研发。“日用”和“适用”成为 2016/ 第一个系列的根基。产品既满足日本、亚洲和欧洲的使用和餐桌摆放习惯,最大程度地考虑到使用的适手性和多功能组合,又恰到好处地平衡了昂贵的艺术线、首饰线和性价比极高的日用线。

全球媒体的大幅度报导,为 2016/ 打开了局面。


Ingegerd Råman


瑞典顶级玻璃器皿大师 Ingegerd Råman 

与 Koransha 窑厂合作设计的器皿,

可以叠加使用,质朴又极具功能性。

如同丝绒般顺滑的黑色釉彩持久性极高,

不会黯淡或发灰



Saskia Diez


德国首饰设计师 Saskia Diez 在这个系列中突发奇想,

将日本视觉文化中常见的鳞片元素,应用于首饰创作。

她与擅长手工彩绘的 Hataman Touen 窑厂合作,

将陶瓷制成鳞片,设计了可佩戴的“第二层皮肤”。



Kueng Caputo


鬼马精灵,注重即兴创作的瑞士设计组合 Kueng Caputo 

联合 Kin’emon Toen 窑厂,

采用一种被称为 fukitsuke 的喷枪上色技术,

形成特别的表面肌理。

产生视错觉,模糊了器皿的边缘。



Studio Wieki Somers


擅长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的 Wieki Somers 工作室

与 Koransha 窑厂合作的两套茶具,

表面釉彩使用了代表性的“Koransha蓝”。

灵感来自古老的装饰工艺:

以金属模板为遮挡,在陶瓷表面喷绘出相应图案。

这里,设计师将茶杯的把手等作为喷绘遮挡模板,

象征日本文化中标志性的月亮。






世界上总有一些像有田町一样的小镇,

世代执着于一种手艺,守着独有的产业,

跳着“以退为进”的舞步。

苏格兰西南方的艾雷岛(Isle Of Islay),是每一个喜欢威士忌“酒鬼”的朝圣之地。 这个只有3000多人的海岛之所以声名远播,缘于这里八个酒厂里盛产的泥煤味单一纯麦威士忌。

艾雷岛


从翻麦人、蒸馏师,到品酒导赏员,酒厂内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艾雷岛人(Ileach)。在看似不断重复的工作中,以手抵心,给予了威士忌最纯粹的专注。

起初,艾雷岛上的强烈风味威士忌并不受欢迎,大部分去岛上旅游的人都是去赏鸟或潜水。蒸馏厂也曾面临停产的窘境,近年来有不少酒厂被世界品牌收购,像法国 LVMH 集团、日本三得利集团的加入,让艾雷岛上的威士忌有了新的实验。

艾雷岛酒厂分布图


而在威尼斯北边的“玻璃之城” 穆拉诺(Murano),当地人从文艺复兴开始就被认为是玻璃艺术家,至今仍沿用各种百年古老技艺。

如今岛上7000多位居民大部分都在从事玻璃制造业,Fondamenta dei Vetral 大街上分布了100多家玻璃工坊。热轧,吹塑,模压,从繁复的工序中进入一种私有仪式,高温之下冷却之前就是手工艺人即兴表演的时刻,想象力在这里拥有点石成金的魔法。

意大利极富盛名的 Venini 手工玻璃产品便来自 Murano 岛


岛上除了有传统的小工厂,现代的工作室也不断涌现,工匠在几十平的空间内,使用小型工具就能完成作品。超越装饰与日常功能,玻璃岛并不脆弱,反而始终坚韧地扎根在洋流之上。

如此,这些手艺人也是守艺之人,

只有守住了,才有进击的可能。



制片人 / Shaway Yeh

监制 / Yaohui

创意总监 / Jim Demuth 编辑 / Since Chen

导演、摄影、后期 / Giada Bossi

执行制片 / Hiroki Sekiguchi

摄影助理、灯光、录音 / Takashi Sekimori

混音 / Pinzhen Chen 音乐 / Antonio Nappo

2016/ 静物摄影 / Scheltens & Abbenes、

Yasunori Shimomura

 

撰文 / Ewbar、Since

编辑 / Wanyee


 NOWNESS 


更多“放大工作间”系列


















 NOWNESS  

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新奇与不凡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wuyin@modernmedia.com.cn

本文由 NOWNESS 独家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影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